金秋之季,从高空俯瞰宁夏黄河两岸,一块块形状整齐的农田,黄色的、绿色的、褐色的,多种色彩交织一起,构成了壮阔美丽的大地景观。
塞上好风光,农田是底色。近两年来,宁夏立足区位实际和水土资源条件,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农田实现数量、质量、标准稳步提升,全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逐年攀升,为推动脱贫攻坚、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宁夏坚持高质量建设,建设监管到位。依托现代信息平台,组织力量对“十二五”以来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全面清查,信息入库,位置上图,规模核定,上图入库693项、597万亩。对未竣工验收项目和2019年项目开展了预清查,全面摸清家底,为今后项目审查和规划编制奠定基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成立3个审批服务组,引入第三方中介协助方案审查和概算审核,严把设计关、审查关、概算关;成立5个技术服务组,按市包片,每个月深入项目片区指导立项选址、方案设计、合规审查、质量控制、进度督促、资金监管、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等工作,严把建设关、质量关、安全关。2019年新增高标准农田139.5万亩,完成率126.8%。
坚持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到位。近年来,宁夏主要采取改良盐碱地、增施有机肥、农机深松整地、水稻灭茬深翻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控制面源污染。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施耕地提升103.2万亩,覆盖率93.8%。全年整合各类资金近4亿元,提升耕地质量累计615万亩。
坚持建设管护并重,持续发挥工程投资建设效益。与水利部门加强协作,着力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护体系。出台《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先建后补管理办法》,探索推广“村支部+合作社”“村组+专管员”、专业化公司托管、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等建后管护机制,破解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难题。盐池县马儿庄探索“村支部+合作社”专管模式,即村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聘请10名专职管护员,对全村7600亩农田开展管理,负责灌溉、施肥、设施维修,群众每年每亩缴纳托管费150元,即可从土地解放。
经过两年多的持续推进,宁夏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综合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初步构建了农田建设“五统一”机制。农田建设由农业农村部门全面履职管理,结束了“五牛下田”局面。经过一年多运转,自治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管理机构及队伍组建完毕,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统一验收考核、统一上图入库格局基本形成,农田建设管理能力基本适应行业发展。
农田建设的目标导向更加精准明确。农田建设紧紧围绕“藏粮于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产能这个中心目标,扩大高标准农田数量,实现永久保护,针对田、土、水、路、林、电六个方面补强补齐,真正推进农田高标准建设。
农田建设管理及监督手段不断丰富。运用上图入库系统、调查统计系统、微信群,农田建设管理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上下沟通衔接更加紧密。运用上图入库系统,立项项目查重、规模核定有了抓手,实现立项精准,确保投资效益。
下一步,宁夏将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水土资源和农田建设现状,完善机制,改革创新,以更高视野、更大魄力推动农田高质量建设。
下一篇:莆田市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