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亲一起经营着5个蔬菜大棚。除此之外,我还跟周边各县的育苗基地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其他大棚经营者提供购买菜苗的信息。”张封山是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哨马营村的“棚二代”。如今,通过科学种菜,让农田效益翻了几倍,早已在市区买了楼房。该村的发展得益于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设施农业发展。
地处京杭大运河岸旁的哨马营村,距离市区仅两公里,凭借地理优势、优质的土壤和水资源,全村种植蔬菜已有60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兴起蔬菜大棚种植,种植技术和蔬菜质量远近闻名,来自全国蔬菜基地——山东寿光的种植户曾多次到该村学习取经。
如何帮助村民最大限度实现增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关键。村“两委”班子经过充分调研,决定发挥本村地缘优势,大力引导村民发展“大棚经济”。该村立足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以种植大棚蔬菜为重点,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大棚蔬菜种植的现代化和信息化,通过专题培训、示范引领、技术帮扶等途径,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利用互联网,村里为菜农及时提供蔬菜优良品种的种植信息和销售渠道。
如今,哨马营村百余户村民种植着165个蔬菜大棚,每户年收益均超1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建设高标准新型蔬菜大棚,靠着土地和技术,让全体村民都走上致富之路。”该村党支部书记方玉杰谈及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