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是福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作为制种大省,福建杂交水稻制种产业领跑全国;相较之下,甘薯种苗生产则仍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亟待提高。用不上好种苗,不仅好品种的优势难以发挥,还加剧了甘薯病害的蔓延,引发减产减收。
近年来,福建通过科企协作,加快构建甘薯健康种苗繁育体系,培育甘薯种苗产业化基地,全力打通从好品种到好种苗的“最后一公里”。这一体系将会为我省甘薯产业发挥什么作用?目前已取得哪些成果?就此,记者采访了育苗机构和相关专家。
种苗惹的祸
福州市长乐区是“甘薯之父”陈振龙的故里,甘薯年种植面积超3万亩。2012年,从小就听着甘薯济民故事长大的董锋渠,返乡创办富民达农民合作社,流转400多亩地种植甘薯。
那时,长乐还没有专业的甘薯种苗基地,众多育苗户利用房前屋后一亩三分地繁育种苗。当地一种叫作“苗贩”的职业,则专门负责甘薯种苗零收整卖。在此背景下,种苗来源又多又杂,质量参差不齐,品种鱼龙混杂。有时候,同一块地,种出来的甘薯有红有白,甘薯病毒病等病害也蔓延开来。
甘薯病毒病是一种由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在通过种苗无性繁殖的过程中,病毒代代相传,不断累积。一旦染病,甘薯便会出现叶片褪绿、皱缩、黄化等症状,薯块变形,食用品质下降,轻则减产10%~50%,重则绝收。此外,薯瘟病、根腐病、茎腐病等细菌、真菌性病害,也可以通过种苗传播。
“染病甘薯的地上部只有鸡窝大小,地下部仅拇指大,怎么喷药也长不大。”董锋渠记得,不少种植户因问题种苗栽了跟头。
而今,病毒病已成为对甘薯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在主产区渐成高发态势。
漳浦县六鳌镇是福建最大的镇级甘薯种植基地之一。目前,全镇甘薯种植面积约1.4万亩,约70%人口从事相关产业。近年来,当地甘薯病毒病问题日益严峻。
“当地甘薯种苗来源复杂,多从广东、河南等地外购,品质良莠不齐。”福建省薯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邱永祥在调研中发现,当地甘薯田间“花花绿绿”,病毒病发病率目测超过50%。除了减产,甘薯品质也备受影响。
面对渐趋严重的病毒病,种植户很无奈。目前,市面上既没有对病毒免疫的高抗性品种,也没有特效药剂。突围之路,只有一条——繁育和推广甘薯脱毒种苗。
从源头破解
“与其天天担心苗源问题,不如自己把控。”2016年,饱受种苗之苦的董锋渠,决定更换赛道,从种甘薯转向繁育种苗。在向省农科院寻求技术支持时,他才了解到,甘薯脱毒种苗繁育,已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无毒种苗。
“植株茎尖通常不带病毒,或者病毒含量极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薯类作物研究室林赵淼博士说,培育脱毒苗,首先要切取甘薯茎顶部位,全面消毒后获取约0.3毫米的分生组织,再置于培养基上,使其重新长成茎尖苗。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多月。
此后,茎尖苗需要经历严格的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确保不含病毒后才能进一步扩繁成试管苗,再进入无毒网室扩繁,成为原原种苗。
原原种苗,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要在大田经历原种苗和生产种苗两轮扩繁。这个过程中,种苗极有可能“复毒”。为降低病毒侵染风险,必须严格把控苗田。一般而言,用于育苗的田块,最好没有发生过病害,与周边甘薯种植区有一定距离,具备隔离条件。
安全起见,种苗上市前还需要抽样送往第三方机构检测,确保无毒后才能供应市场。同时,种苗最好一年一换。甘薯感染病毒后,可能存在“隐症”现象,并不会立即发病。因此,育苗企业应定期向科研机构获取原原种苗,重新扩繁。
从省农科院引进这套技术后,董锋渠所在的富民达农民合作社,建设了长乐区第一家甘薯规模化育苗基地。
“我们每年3月中旬开始供应种苗,从漳州一带开始,一路向北,直到福州、宁德,满足不同甘薯产区不同季节的用苗需求。”董锋渠说,只要水肥管理得当,基地不到一周就可以收割一茬种苗,一亩苗田最多时每月可供应约12万株种苗,供苗期超过半年。今年,合作社的116亩基地已生产甘薯种苗2000多万株。
脱毒健康种苗,从源头上切断了甘薯病毒病传播途径。
去年,六鳌镇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同年,六鳌镇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其中,破解种苗困局是重要的一环。
“我们向六鳌提供了脱毒苗繁育、检测等专利技术,并联合开展六鳌地瓜健康种苗繁育技术研发。”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邱思鑫说,今年,六鳌通过院地协作,建立了50亩脱毒苗繁育基地,并开展试验推广,先后向六鳌以及周边甘薯产区提供优质脱毒苗360万株,相比之前整体可增产10%以上。
任重而道远
尽管脱毒种苗对甘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但其普及度与产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
从生产端来看,家庭式育苗仍是主流。“福建甘薯产业规模化程度相对较低,百亩以下中小种植户为生产主体,种苗来源多为自育自繁,少量通过购买。”邱永祥说,农民对脱毒种苗的认知不足,具备脱毒种苗量化生产能力的主体更是屈指可数,像董锋渠这样年供苗能力达到千万株级别的在省内不足10家。按照每亩用苗量3000株计算,2000万株的生产能力也仅仅能满足6000多亩甘薯种植用苗需求,与福建甘薯150万亩的年种植面积相去甚远。
同时,省内现有甘薯育苗基地还面临着人工成本高涨等难题。
“育苗过程中的剪苗环节难以实现机械化,只能依赖人工作业。”董锋渠说,一个熟练工一天最多只能剪1万株苗,每株苗市场售价0.1元到0.2元不等,其中光剪苗的人工成本就要0.03元。在大量出货的季节,100多亩的育苗基地需要雇50多名工人,常常一工难求。
诸多因素导致甘薯脱毒种苗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为改变这一局面,邱永祥所在的福建省薯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在全省确定了多家重点监控企业,从脱毒技术、病毒检测、种苗更换等多个节点精准发力,提升脱毒种苗全链条生产能力。
“目前,我们计划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长乐、秀屿、惠安等薯类主产区开展甘薯健康脱毒种苗和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重点完善温室大棚、路沟渠、灌溉水源等基础配套。”在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看来,要提升全省甘薯种苗产业化水平,需要区域协作,建立全省性的三级种苗繁育体系——第一级为省级原原种基地,依托省级科研院所提供优质原原种种薯与种苗;第二级为设区市原种基地,主要培育本区域主推品种的原种种薯和种苗;第三级则是县级生产种扩繁基地,负责为本地及周边产区提供健康种苗。同时,还要建立甘薯种苗质量鉴定制度、生产繁育用种苗定期更换制度、质量溯源制度等,才能真正从源头保障甘薯种苗质量,促进我省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