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被称为“另一半农业”,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就是找回农业的“另一半”,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安徽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形成了“高规模、高站位、高品质、高效率”的秸秆综合利用亮点。秋收过后,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走进江淮大地,实地探寻安徽省秸秆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实践。
秋收收尾,江淮大地逐渐褪去金色“外衣”,粮食颗粒归仓后,秸秆这个“另一半农业”开启了全新旅程。与此同时,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正在举全省之力,紧锣密鼓筹备新一届秸秆产业博览会。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统计,其常年可收集秸秆量4800万吨左右,截至2023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全省秸秆利用产业的总产值超过230亿元,其中有46家企业产值过亿,带动就业4万余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走在全国先进行列。
安徽秸秆产业为什么能赚钱?曾被人当作废弃物的“小秸秆”如何孵化“大产业”?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
寻出路,产业化发展多点开花
首先提出这样一组数据:早在2013年,安徽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不足80%,到了2016年,尽管这个数值提高至83.37%,却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7年开始,数值快速上涨,到2019年时已攀升至91.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的“五化”利用格局。
短时间内后来居上,安徽做对了什么?采访中,基层工作人员纷纷表示,秸秆利用产业化提速并非一蹴而就,秸秆从废弃物变成发展新产业的重要资源,关键在于找对了路。
时间再次拉回到2013年前后,彼时全国秸秆焚烧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在禁烧政策和保护环境的压力下,各地纷纷开展禁烧工作,打响了蓝天“保卫战”。一段时间后,安徽意识到,光禁止烧秸秆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当大部分地区对秸秆工作的思路停留在禁烧时,安徽毅然改变工作重心,变“堵”为“疏”,为秸秆利用开辟新出路。
经过酝酿,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不断优化还田利用体系、加快形成收储运销体系、大力发展产业增值体系、全面提升龙头带动能力、切实强化政策扶持体系等一系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举措,首次明确提出按照“五化”利用方向发展秸秆产业,为全省指明了方向。也正是这一年,首届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召开,这也成为全国首个专为秸秆举办的博览会,安徽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随着政策、资金等陆续落地,一个个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成功孵化,一座座秸秆标准化收储点拔地而起,一批批秸秆“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目前,安徽全省建设标准化收储点达1600多处,培育年利用秸秆量千吨以上的企业2200余家。2023年,安徽全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为4830万吨,主要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其中产业化利用量超过三分之一,约占59%,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年产值近231.4亿元。
从“以禁促用”到“以用促禁”,从被动开展秸秆禁烧,到主动作为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拓路径,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模式
皖南,黄山市徽州区的千年古村落开启“晒秋”模式,农民趁着晴好天气晾晒五彩斑斓的农作物,扮靓乡村秋色;皖北,淮北市迎来一场秋雨,人们熬制羊汤驱赶寒意……
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从安徽境内穿境而过,气候差异造就了该省南北方在农业生产上的迥异格局。如作物种植结构为“南稻北麦”,耕作制度为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淮河以南“一年两熟”等等。差异之下,安徽各地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围绕“五化”利用大方向拓展新路径,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利用模式。
连日来正值菊花采收季,在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盐铺村的菊花基地内,纯洁的贡菊香气扑鼻,农户们正忙着将采收过后的菊花秸秆进行收集处理。黄山贡菊是休宁县优势产业,每年种植面积约3万亩,由于菊花秸秆木质化程度高,不宜还田,近年来当地引进企业开发菊花秸秆燃料和饲料,帮助全县增收约280万元。
六安市金安区位于皖中,适宜的气候为“金安脆桃”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然而,近年来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成为影响金安脆桃品质和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我的秘方是林下套养蚯蚓,用打碎的秸秆和发酵的粪土制作蚯蚓床,形成生态循环模式。”椿树镇草庙村李国军家庭农场合作社的负责人李国军介绍,“蚯蚓是土壤‘工程师’,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蚯蚓粪又是优质有机肥,地越来越肥了,脆桃的品质和效益自然就好了!”
位于淮北市的曦强农牧循环农业示范园,种植了23000多亩青贮玉米和小麦,园区负责人孟祥俊介绍,玉米秸秆制成饲料,小麦秸秆粉碎后加工成厚度20厘米以上的卧床垫料,给奶牛营造舒适的产奶环境。“秸秆可是‘宝’,我们不浪费一根秸秆,可谓‘吃干榨尽’。”孟祥俊说。
铜陵市的白姜秸秆产业、亳州市谯城区的中药材秸秆产业、阜阳市阜南县的柳编文化产业……如今在安徽,依托本土优势产业,各式各样的农作物秸秆都有了“用武之地”,秸秆特色产业领域拓宽,产业链得到延伸。
强科技,创新驱动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淮北市濉溪县铁佛镇的马品秸秆机械化回收专业合作社,从秸秆加工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吐出”的饲料包,被整齐码放到大卡车上。负责人马品告诉记者,待卡车装满34吨饲料,就启程销往宁夏。
“我们的小麦秸秆颜色白、质量好,加工成牛羊饲料很受市场欢迎。”马品搓了搓秸秆,话锋一转,“起初,我们的饲料却卖不上好价钱。”
秸秆质优,饲料却愁销路,问题出在哪?马品回忆,五年前合作社刚刚成立时,由于本地缺少秸秆加工机器,最终只能从外省购置,“那台机器简陋得很,粉尘大、压块松不说,只有简单的柔丝加工功能,秸秆里的土抖不干净,饲料品质很难得到保证。”
类似的问题不只难住了马品一人。对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的安徽来说,缺技术、缺装备、缺产品是共性问题,科技创新力量对产业赋能不足,直接影响了产品价值,制约产业发展进步。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含量,成为全省亟须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安徽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研发和应用,加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力度,大批新兴技术和模式陆续涌现,为秸秆综合利用高值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在合肥市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首座生物甲烷液化及碳捕集项目以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发酵每天产沼气10万方,年产液化生物甲烷1.4万吨、液态二氧化碳2.6万吨,促进生物资源能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发展;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推广“谷草兼用”的脆秆稻在巢湖流域试种成功,这种水稻的秸秆变脆但脆而不倒伏,秸秆粉碎后柔性好,蛋白质和糖分高,作为青贮饲料,适口性明显优于普通水稻秸秆,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经过不懈努力,马品研制出柔丝、筛选、压块、套袋等功能集一身的秸秆加工机械,年生产饲草5~7万吨,远销新疆、四川、云南等地。“以前合作社需要靠政府补贴,现在不仅不需要补贴了,我们还给全镇村集体分红,三年来为全镇带来经济创收300多万元。”马品说道。在马品父辈那代人的手中,秸秆用来喂牛羊、当柴火,如今,人们点草成“金”,凭借秸秆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实现经济效益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双赢。
(刘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