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农业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值冬忙,带你一键解锁贺州乡村的别样魅力

正值冬忙,带你一键解锁贺州乡村的别样魅力

发布时间:2024-11-19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中国脐橙之乡、名茶之乡、李子之乡、马蹄之乡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果园子”“米袋子”……这是贺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风生水起,一处处宜居乡村焕发生机,贺州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小田变大田

  近段时间以来,贺州市晚稻进入收割季,广袤的田野上,涌动着粮食丰收的热潮。

  在八步区粮安水稻产业示范区,54万多亩晚稻已成熟,农机手正驾驶收割机穿梭作业,切割、脱粒、粉碎秸秆……整套工序快速完成,同时运粮车在旁边配合,装车归仓。

  

  图为八步区粮安水稻产业示范区晚稻收割现场

  “我今年种植了850亩晚稻,从育秧、插田、施肥、割禾到烘干、碾米,一条龙都是机械化,850余亩水稻只需10天就能收割完成。”“全国种粮大户”沈利成说。

  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农田?沈利成的回答就是最好的答案。种了一辈子地的他,享受到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便利。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靠天吃饭”的耕地变成旱能灌、涝能排、连成片的稳产田,小型机械自由进出,插秧和收割省时省力,提高村民种粮的积极性。

  2024年度,贺州市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为8.7万亩,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3.58亿元,目前已完成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面积1.85万亩、支付资金5585.20万元,完成财政补助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计审查批复8个。

  今年以来,贺州市高标准农田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农业生产机械化率达80%以上,项目土地平整区域流转率超过80%;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高标准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粮食提高50公斤/亩以上。全市春收粮食和早稻实现面积、产量、单产“三增长”。

  特色现代农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晚稻收割之后,又到了冬菜登场。

  近日,在钟山县红花镇麦岭村1000亩蔬菜种植基地,村民们忙着种植秋冬蔬菜。基地负责人胡雄萍介绍,这1000多亩地将全部种上包菜,预计两个多月后上市,届时会销往相邻的广东、湖南、江西。

  而在钟山县东融(供港)稻菜产业示范基地,新一批的菜心已经开始采摘。当地农民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成功种植出一批口感好、品质高的蔬菜产品。

  贺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全市已认定20个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是目前广西唯一一个蔬菜“直通直销”香港的设区市,率先编制广西首个供港蔬菜企业标准,以及供港豆杯、菜心等8个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目前,全市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3.27万亩,设施园林水果面积占全市面积的57%,畜禽设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85%,每年有七成左右的农产品供应到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蔬菜(含食用菌)产量182.21万吨,生猪出栏156.94万头,家禽出栏2436.35万羽,水果产量46.77万吨。

  方寸庭院孕育美好生活

  “月下倚闲庭,阶前草又青。”一个小小的庭院,蕴含着中国人生活的情趣。在院子里,人们可以种花种草,可以闲话家常,可以吃喝游玩。

  2023年,“庭院经济”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庭院经济”给了村里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更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服务于旅游业发展。

  在八步区贺街镇临贺故城“桂花井”旁,一家因“井”而生的“井”茶馆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走进茶馆,庭院墙边种了绿植,地面由碎石和石板铺设而成,与小小的水车营造出了东方庭院意境,让人心生惬意。顺楼梯而上,看到的又是另一方天地——不远处,就是“贺州文庙”“百家宗祠”的独特风景。

  

  图为八步区贺街镇临贺故城“井”茶馆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外打工,随着父母年岁渐长,我也渐渐有了回家的念头。刚好镇上要在景区打造轻文化娱乐场所,我家又碰巧就在‘临贺故城’的‘桂花井’景点旁,所以便将家里的房子改造成了时下最热门的‘围炉煮茶’茶馆。”“井”茶馆经营者陈媛洁说。

  现在,茶馆经常举办国风民乐分享会、国风雅集、咖啡分享会、读书会等活动,小小的庭院在文化的碰撞中激发向上的活力。

  方寸之地“做文章”,“微经济”也有大活力。

  钟山县燕塘镇玉坡村把发展池塘经济、庭院经济作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引导群众盘活用好闲置的池塘、庭院,大力发展生态鱼、黄花鳖等养殖产业。

  昭平县走马镇福行村依托悠久的种茶历史发展庭院经济,该村户均种茶3亩以上,手工炒茶已成为当地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新风尚。

  ……

  当下,越来越多的闲置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业态繁多的“微经济”正释放出农村发展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hz/t1929764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业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业资讯网 nyzx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