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赵彦岭
今天,我们召开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这既是省厅的部署要求,也是我中心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建议》的历史地位、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巨大作用,深刻认识一年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重大成就,自觉以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深刻学习和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论述的一脉相承,为我们立足“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三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二字内涵丰富,既体现了乡村振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阶段将往扩面提质方向发力。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耕地保护;无论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还是坚持乡村历史文化传承,都需要我们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对于我们这样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样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之举,也是着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大势所趋。
进一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回望“十三五”,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保持稳定,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具备统筹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高超能力,也表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好的条件,能够为整个国家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大推力。
作为一名农业农村干部,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中心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运用好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发的权威报道、评论社论以及“学习强国”平台推送的重点学习文章、音视频等,深刻理解把握五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战略重点、任务举措,进一步加深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把握。二要对照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对标对表、审视提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落脚点。要一手抓重大问题的研究谋划,一手抓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特别是要拿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三要党员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真抓实干、担当尽责,用实际行动担负起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今年以来,我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按照省厅关于“抓重点、攻难点、转作风、抓落实”的安排部署,坚持以“提高政治站位强担当、提高工作标准争一流,改进工作方式求创新、改进工作作风促落实”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荣获2020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动物疫病防治员)团体第四名,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省级兽医实验室能力比对工作中,连续五年能力比对结果全部正确,位居全国先进行列;我省3家企业通过非洲猪瘟净化无疫小区省级和部级评估,位列全国前茅;对标学习取得丰硕成果,省中心与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将加挂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河北)试验中心,与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签署了“禽白血病新型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合作协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国家生物安全法》已于10月17日出台,生物安全已上升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在人畜共患病防控、新发传染病防控、溯源、协助应急处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维护生物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愈演愈烈,稳住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和猪肉供给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受非洲猪瘟影响,去年我国生猪生产出现大的滑坡,为加快生猪恢复生产,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的要求,农业农村部将国务院同意的各省、区、市2020-2021年生猪稳产保供承诺目标,印发各省级人民政府,并制定了《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生猪生产。韩长赋部长在10月10日全国生猪生产恢复视频调度推进会中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巩固和扩大生猪恢复发展的好势头,确保高质量完成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标任务。”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生猪生产恢复、稳产保供的关键措施之一,事关国家“六稳”“六保”工作大局。
当前,国家正在系统规划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任务更加紧迫,畜牧业“防风险、强安全、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从保障生物安全、畜牧业生产安全的历史责任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更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疫控机构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新要求
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看,过去,我国畜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小规模养殖和散养占据主导地位。现在,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4.5%。其中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至53%;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61.4%;蛋鸡已成为农牧领域标准化、自动化的领先行业。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已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流,疫病防控的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对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仍然存在大量小散养殖户,其防疫设施、防控意识相对落后。我们必须统筹考虑规模企业和中小散户并存的畜牧业基本国情,针对不同的养殖主体,研究提出不同的防控技术路线和措施,全面保障各类畜牧业主体的生产安全。
从兽医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看,过去,农村的防疫意识薄弱、公共卫生服务条件较差,人畜共患病主要发生在农村和农业生产领域。近年来,一方面,农村传统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压力依然较大,人感染H7N9流感、人感染炭疽等病例时有发生,布病感染人间病例数持续高位运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宠物饲养量迅速增加,狂犬病、犬猫布病、寄生虫病等人与动物共患病在城镇不断出现。我们必须紧跟兽医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主动延伸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对象,因地制宜、因病制宜,丰富防控技术手段,使得兽医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更加靠前,更加牢靠。
从社会化服务变化看,过去,基层防疫工作主要依托畜牧兽医站等机构开展。现在,动物防疫的市场化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为解决防疫最后一公里,各地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强制免疫,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的比例在逐渐增加。养殖企业的防疫需求催生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第三方实验室192个,他们为养殖企业提供诊断检测、防疫技术方案等服务,掌握大量检测数据。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加强技术指导,强化疫情报告,充分利用各方监测数据等资源,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引领带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与我们形成防疫合力。
从防疫政策变化看,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采取以免疫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控策略,“一针定天下”的思维根深蒂固。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后,我国动物防疫实践促使防疫政策发生诸多变化。《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要求,如:建立重点区域和场点入场抽检制度,健全动物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基于防疫水平的养殖场(户)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分区防控制度,推进动物疫病净化等。新的政策给我们防疫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们要在抽样检测、疫情报告、风险评估、疫病净化等方面,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各项动物防疫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二)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今年以来,从疫病监测和春防检查的情况看,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压力依然较大。
非洲猪瘟方面。从国际疫情形势看,今年以来全球已有德国、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9483起非洲猪瘟疫情,前三季度我国进口猪肉328.6万吨,增加132.2%,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病毒输入性风险仍然存在。
其他重大动物疫病方面。一是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不断出现新的亚型,今年我国已先后发生5起野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当前正值候鸟迁徙季节,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播到家禽家畜的途径仍然存在。二是口蹄疫在我国呈多毒株同时流行的状态,O、A亚型并存,O型流行毒株多元化,亚洲I型在云南边境地区阳性率上升。三是2019年布病阳性率较2018年有所反弹,尤其是布病一类地区阳性率反弹明显。奶牛阳性率多年持续上升,2019年个体阳性率0.63%,群体阳性率17.07%,达到历史高点;猪布病阳性率上升明显,由2016年的0.02%上升到2019年0.52%。四是从去年8月在新疆发现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以来,已有11个省报告发生了15起疫情,疫情有扩散趋势。
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对疫控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们疫控体系还存在队伍薄弱、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弱项、补短板,积极主动作为,争取各方支持,完善功能、提升能力,进一步发挥好技术支撑的作用,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三、全力以赴推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落地
(一)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
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非洲猪瘟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按照国办31号文件要求和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把监测排查、疫情报告、技术指导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要对新版《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加强政策宣贯。
(二)不折不扣做好动物疫病基础免疫
基础免疫是疫病防控的重要防线,在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都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要继续抓好新冠疫情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保障动物基础免疫工作力度不减、措施加码,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三)弛而不息做好动物疫病监测
疫病监测是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也是疫控体系最需要强化的任务。新出台的《国家生物安全法》再次明确疫控机构应当做好动物疫病监测的职责。疫情监测预警贵在及时、准确,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疫控体系当务之急,要通过有效途径广泛收集信息,及时发现传染源,防范疫病风险。一是要加强疫病信息的收集。要主动建立与临床兽医、动物诊疗、动物疫病第三方检测等机构的对接机制,扩大疫病信息收集渠道,确保生产、临床等一线疫病信息能够有效收集、报送,提高现有动物疫病报告系统的覆盖率。二是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建立以各级疫控机构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补充的动物疫病主动监测网络,形成监测合力。按照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继续做好主要动物疫病常规监测和定点监测工作,确保疫病监测的专业性、安全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四)锲而不舍推进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
按照人畜共患病防治计划和指导意见要求,针对不同人畜共患病流行特点,落实免疫、检疫、净化、扑杀、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扎实推进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提升社会对人畜共患病的认知程度。
(五)坚定不移推进动物疫病净化
净化工作把生物安全理念贯穿始终,当防疫主体把生物安全作为自觉自愿的思想和自动反应的行为准则时,我们防疫体系的力量才是强大的。要按照“净化场、净化区、无疫区”的路径,积极探索疫病净化根除路线和模式。要积极组织开展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典型示范。
(六)不遗余力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一要加强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既要做好本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也要积极配合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开展辖区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督促落实管理责任。要举办形式多样的生物安全培训,组织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二要加强兽医队伍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基层防疫队伍素质。要继续加大基层防疫队伍培训与岗位练兵,创新培训方式,精选培训师资,优化培训内容,充分利用应急演练、实验室考核、岗位大比武等形式和示范推广项目,提升基层防疫队伍素质。
同志们,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只要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够经受考验、应对挑战、战胜困难;只要我们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发展理念,就完全能够创造性地推动工作;只要我们严格贯彻落实省厅安排部署,知不足而奋进,必将在持续解决问题中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