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后,辽源市龙山区许多乡镇温室大棚内,处处是忙碌的身影,采摘园内工人们忙着应对一波接一波的游客……
5月13日凌晨4点,龙山区工农乡苇塘村4组蔬菜大棚种植户牛彦军夫妇俩,像往常一样钻进大棚,妻子熟练地采收时令蔬菜,用剪刀沿地割起,然后装进箱内,丈夫忙着把摘好的菜装箱上车,一切收拾妥当后,牛彦军便骑着三轮车,在晨曦的微光中驶向城区市场。
过去,牛彦军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平平。两年前,头脑灵活的他决定回家建设温室大棚,通过发展棚膜经济增收致富,于是,一边学习一边尝试,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牛彦军从大棚种植“门外汉”变身成为“行家里手”。
牛彦军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蔬菜价格比往年低了一些,但是自己的种植经验越来越丰富,产量也一定越来越大,所以,我对今年的收成非常有信心,往年收入五六万元,今年七万元不成问题!”
在龙山区,像牛彦军一样,通过发展温室大棚过上好日子的农民还有很多。
驱车驶入龙山区工农乡大良村,一栋栋整齐的大棚映入眼帘,工人们穿梭于柿子、草莓等大棚之间,忙着浇水、拔草、掐须打岔等。
走进樱桃大棚,果实挂满枝头,田玉华满怀期待地说:“去年4月,我承包了村里的一栋大棚,开始种植樱桃,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照顾’,眼下,这些‘宝贝’长得都挺好,过几天樱桃成熟,游客就可以到这里来采摘了!”
随行的大良村党支部书记于长敏介绍说,2016年,村里积极向上争取,一共流转60亩土地建设了16栋温室大棚,通过承包给合作社壮大村集体收入,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自从村里建了大棚,5组村民陈淑华便开始在这里打工,她说:“每天活儿不咋累,守家在地就能挣钱,真的很开心。”
近两年,辽源市龙山区不断加快棚膜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农业温室大棚共有864个,占地面积757亩,温室大棚已然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