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辽县辽河源镇居安村一组,由东辽县辽河源中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兴建的五座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格外抢眼。7.5米高的身材,一应俱全的现代化设施,鹤立鸡群般矗立在传统温室大棚中。
5月,虽然是东北地区的春耕季节,但在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一脸红晕的西红柿,在翠绿叶片的陪衬下,正按着技术人员的设计和安排,有序列、有层次地悬挂枝头。据介绍,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不仅外形高大,其自动化程度也远甩传统温室大棚几条街,包括滴灌、冬季除雪、内外卷帘被收放、补光灯开启等操作全部是电控。简单的开、关程序,普通农民经过短暂培训即可掌握。
长80米,宽12米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一年可栽种两茬西红柿,每茬可栽种2000株左右。公司对每茬栽种的柿子数量、植株营养供应及生长周期和采摘周期都有科学规划,并且细化到对每株的产量都进行了设定。
分管设施农业园经理史坤介绍说,每株柿子按规划和技术要求,被设计成7蓬。5月初,公司根据柿子成熟情况,进行了第一次采摘并上市,这不仅是公司在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上掘到的第一桶金,也是公司第一次在春天里获利。目前,于去年冬天栽种的日本草莓柿子,已经下到了第3蓬,按每株每蓬产量1斤计算,一栋大棚每年可创产值15万元,利润是传统温室大棚的几倍。
公司总经理郭利军告诉记者,鉴于产品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公司现有的5栋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生产的柿子,已远远满足不了辽源市场需求。未来,公司将通过扩大高标准智能温室大棚规模,来提升产能,并逐步将销售终端延伸到北京、沈阳、长春等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