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猪产业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2011-2018年间,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运行较为平稳;2018-2020年,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共振使得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且遭逢新冠疫情影响,使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明显下滑,猪肉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量54419万头,猪肉产量4255万吨,同比降幅分别达21.57%和21.25%。2020年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0620万头,占全球总量的42.64%;猪肉产量4113万吨,占全球的比重为37.45%,均为世界第一。在经历非洲猪瘟疫情传入和新冠疫情冲击的影响后,在国家政策鼓励和高价格、高盈利的刺激下,生猪产能快速恢复。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67128万头,同比增长14424万头,同比增幅达27.37%;猪肉产量5296万吨,同比增长1183万吨,同比增幅达28.75%,生猪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图1 全国2011-2021年生猪出栏量
二、市场行情目前,我国生猪存栏已经恢复至猪疫前水平,提前完成生猪产能恢复目标。能繁母猪量作为未来市场生猪市场的关键指标,存栏量大大提升,预计未来的生猪供应能满足市场需求。
1.生猪存栏量
2021年3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3764万头,同比增加18.2%,按照2017年末生猪存栏量来衡量,我国生猪存栏已经恢复至非瘟疫情前的水平,提前完成生猪产能恢复目标。
2.能繁母猪存栏量
能繁母猪存栏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459万头,比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多了8.8%,而截止到10月底,全国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为4348万头,比正常保有量多了6%,仅10月份一个月,能繁母猪的存栏量环比下降了近2.5%,与7月份的0.5%,8月份的0.9%,9月份的0.92%相比,能繁母猪的去化明显开始加速。2021年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329万头,产能回到合理水平。
3.饲料行情
2020年我国饲料产量是2.53亿吨,2021年1-11月我国饲料总产量为2.68亿吨,同比增长13.8%,其中猪料1.17亿吨,同比增长44.9%,蛋禽、肉禽料分别为2885万吨、8195万吨,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021年饲料主要增长点来源于猪料的增长。2022年1-2月,全国饲料总产量4384万吨,同比增长3.5%。从品种看,猪饲料产量2126万吨,同比增长2.9%,蛋禽饲料产量525万吨,同比下降0.9%。
三、2022年产业形势预测根据生猪的养殖周期,能繁母猪存栏量会影响未来10-11个月以后的生猪出栏。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1年6月出现拐点,意味着2022年生猪供给的高峰在二季度。同时,2021年10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仍然超过正常保有量的6%,预计最早到2022年第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量才能调整到正常水平。根据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生猪出栏的关系,同时考虑到生猪生产效率提高等因素,预计今年生猪供给仍将高于正常年份。
猪肉消费属于居民生活类消费,需求具有刚性,短期变动较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外出就餐减少,猪肉需求短期下滑。展望2022年,新冠病毒变异风险仍存,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依然较大,但是考虑到我国疫情防控经验越来越丰富,叠加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可能存在的疫情间歇性反弹对消费边际影响会减小,预计猪肉消费需求小幅回升,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四、关键技术要点1.猪场复产复养的环境净化控制
非洲猪瘟致使我国生猪存栏量持续跌落,猪肉短缺,猪价上涨幅度很大,许多企业和养猪户纷纷决定复产。但是由于复产工作不到位,非洲猪瘟再发的概率极高,导致复产失败,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猪场复产复养的环境净化控制要点讲解如下,以供参考借鉴。
(1)猪舍中产床、栏杆、饮水器或外露管道、自动上料系统等所有能拆下来的东西都要拆除,贵重的金属设备可以考虑使用戊二醛复合物,其余的均可使用2~3%的火碱作为消毒剂,浸泡消毒2小时以上。采用清水擦拭或冲洗→消毒液冲洗或浸泡→清水冲洗→干燥的程序,重复操作2~3次彻底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对猪场内水线也要进行拆分清洗、消毒,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此外,在消毒之前一定要将圈舍内及围栏设备等的污染物和杂物清理干净,不留死角,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2)要对猪舍外围污水池、粪场、净道和污道,以及猪舍外围周边的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全方位喷洒5%火碱溶液消毒,30分钟后戊二醛雾化消毒,建议每周消毒2~3次,持续4~6周。粪水池的粪便污水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如进行45天发酵,或者卖给当地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然后对粪水池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3)猪场所有未硬化区域抛洒生石灰,并喷水降尘,做好猪场的灭鼠、灭蝇工作,减少传染。同时打深水井,确保猪场复产的用水安全。
(4)猪场员工宿舍、居住区的消毒同样重要。要对生活区进行彻底清洗、粉刷,清洗粉刷完成后消毒,每天一次,持续一周。猪场内的消毒不能留死角,否则将前功尽弃。
总之,猪场环境净化一定要做到全面彻底,按照规定疫区解除封锁后3个月未有新发疫情可着手复产,但实际上间隔3个月以上甚至半年左右将更为稳妥。
2.后备母猪的科学选留
后备母猪是指仔猪育成到初次配种前留作种用的母猪,后备母猪的科学选留是提高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的关键,直接影响养殖场的长远效益。在养猪生产中,需要不断淘汰发情迟缓、年老体弱、泌乳能力差及繁殖性能不强的母猪,及时选留后备母猪,对母猪群进行更新。
(1)选择时期
后备母猪的选留,一般可以分4个阶段进行。
①2月龄选择:主要采用窝选,即选留大窝中的优良个体。窝选是在父、母亲都是优良个体的相同条件下,从产仔数多、哺育好、断奶和育成窝重大的窝中选留发育良好的母仔猪。
②4月龄选择:主要淘汰群体中那些生长发育不良或者有突出缺陷的个体。
③6月龄选择:后备种猪6月龄时,各个组织器官已有了相当发育,优缺点更加突出明显。这个阶段就可以根据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性成熟表现、外生殖器官的好坏、背膘厚薄等性状进行严格的选择。
④配种前选择:在初配前进行一次挑选,淘汰个别性器官发育不良、发情周期不规律和发情征状不明显的后备母猪。
(2)选择要点
①身体健康,无遗传隐患:后备母猪要选择生长发育正常、精神活泼、健康无病的个体,一定要来自无任何遗传隐患的家系。
②体型外貌的选择:体型外貌应具有品种特征,如毛色、耳型、头型、背腰长短、体躯宽窄、四肢粗细、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种的要求。在选择后备母猪时,乳房、生殖器和骨骼这三个方面要特别注意。所选母猪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乳头排列匀称,至少有七对以上(瘦肉型猪种六对以上)发育良好的乳头,没有无效奶头和瞎奶头;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阴门无畸形;四肢结实有力,肢体端正,后臀丰满,四肢间左右跨度较宽,背腰平,肋部较为开张。
③繁殖性状的选择:繁殖性状是种猪的重要性状。后备母猪应选择那些产仔数多、哺育能力强、断奶窝重大等繁殖力高的家系,要选择那些有正常的发情周期,发情征状明显,阴户发育较大且下垂的个体。
④:生长发育性状的选择:生长发育性状或全同胞的肥育性状是选择后备母猪的依据。后备种猪应从平均日增重、料肉比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本身和全同胞中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的个体。
⑤胴体性状的选择:胴体性状只能是在仔猪6月龄时,用仪器测量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以此来表示本身的背脂和瘦肉生长情况。胴体品质是通过屠宰其同胞来获得,多用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脂肪率和肉的品质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后备母猪应选择胴体品质良好的家系,以达到商品猪整齐度好、一致性强、杂种优势突出。
3. 育肥猪高效管理要点
猪的育肥是养猪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育肥猪的饲料成本约占猪场总饲料成本的70%,处于育肥期的猪采食量最大,是猪生长的关键期。若肥猪养得好,长得快,经济效益自然就高。但是想要把猪养肥,也是要讲究方法。
(1)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防病。猪场出入口要设置消毒池,圈舍和槽具要及时清理干净,每月消毒1~2次。在进猪之前,圈舍更要彻底清扫和消毒,准备育肥的幼猪应做好各种疫苗接种,育肥期间要制订严密的防病措施,减少疫病发生。
(2)定时定量饲喂,让猪长得更快。要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育肥前期一般每天可以喂5~6顿,在后期每天喂3~4顿,喂饲间隔应大致相同,每天的最后一顿要安排在晚上9点钟左右,每顿不要喂得过饱,8~9成饱就行,以使猪保持良好的食欲。
(3)掌握饲喂技巧,促进消化吸收。要先精后青,也就是说饲喂时应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并做到少喂勤添,一般每顿食分3次投给,让猪在半小时内吃完。饲槽内不要有剩料,然后再投喂青料,喂青饲料时可不切碎,但一定要洗干净。精料要喂湿拌料,即配合饲料(粉料)按1∶1~1.5的料水比例加水,加水后不搅动,让其自然浸没,浸泡后以用手抓捏不出水为宜。用浸泡后的湿料喂猪,能促进饲料软化,有利于猪胃肠消化吸收。
(4)提供充足饮水,保持猪舍安静。水分对猪体内养分的运输、体液分泌、体温调节、废物排除等都有重要作用,一定要给猪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让猪喝足水,冬、春季有条件的还要供给温水。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让猪养成除进食排粪尿外,其余时间均基本处于睡眠状态的习惯,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快速增重。
(5)注意防暑保温,为猪生长提供舒适条件。冬天猪舍要关门关窗,防止贼风和穿堂风侵袭,并加垫褥草;夏季要搭设凉棚,敞开窗洞,多喂青料,地面洒水降温,以防中暑。
(6)掌握合理日龄,适时出栏。猪的一生是前期长肉,后期长膘。生长育肥猪达到一定年龄后,随着体重增长,料肉比逐渐增大,瘦肉率逐渐降低。因此,存栏时间不宜过长,出栏体重不宜过大。考虑育肥猪的胴体品质和养猪的经济效益,出栏时期应安排在4~5月龄,体重90~110千克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