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黑龙江省省农业科学院自2006年与富锦市开展合作共建,2012年以五大高效示范区建设为支点,建设了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及漂筏旱田示范区雏形,如今两大区域都已成为集数字化、科技化、示范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地标性科技密集示范核心区,技术辐射建三江平原1000万亩以上。2021年富锦市水稻种植品种90%以上、大豆种植品种近40%以上来自省农科院,全市粮食总产达63.8亿斤,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位。越大的产业发展越需要深厚的科技支撑,2021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试点工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富锦市获首批创建,省农科院将以创建为契机,以富锦为样板,探索适宜我省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模式。
一、建立院县共建模式,打造产研一体化推进新局面
2003年省农科院启动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把省农科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00多项科研成果免费向全省农民开放,在各县普遍开展农业科技项目,展示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先后参与实施了39个县(市)科技合作共建工作,通过项目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产业。“院县科技共建”被农业部作为十大农技推广模式之一向全国推广,并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富锦市作为我省农业产业第一方阵,省农科院先后派出2批科技副县长及1名党组成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建立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园区等科技辐射平台,将新品种、新技术第一时间应用到生产一线,将科研和农业需求紧密连结,打造了“产业+科研”一体化发展推进模式,助力富锦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如今,富锦市农业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享有“黑土绿谷、中国粮都”之美誉。
二、持续科技输出,层层筑牢人才堡垒
合抱之树始于毫末,九尺高台始于垒石,人才是农业发展的根基。与富锦市协同创建科技服务中心。以中心为载体,发挥省农科院科研平台优势,引导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县域集聚,形成服务矩阵,辐射种养殖大户3万余人。
一是科技特派员持续发力。自2014年,省农科院持续选派XX名省级、市级科技特派员,针对富锦市各乡镇大豆、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30多家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为服务对象,开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指导服务,现场指导100余次,辐射受益人群XXX人次。仅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通过电话、微信群、直播间等多种方法结合,共培训指导近万余人次,受培人员提问积极,为农民增产增效助力。2022年我院又选派8名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富锦市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包保了宏盛、砚山、头林等7个乡镇,在种植大户李海涛家里,针对“自浸种不催芽”生产利弊详细分析,提升了种植户的科技种田意识及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科技到位率。逐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走基层科技服务队伍。
(一)协同规划、搭建平台
全面调研先行县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类型、主导品种、生产管理等情况,会同地方政府梳理发展不足,共同研讨先行县规划方案。60余名专家团队2次实地踏查,分层分类开展交流40余次,涉及农企业、合作社、基层科研所、种养殖大户基地26家,发现问题61个,提出解决问题建议78条,先行县创建工作方案已上报农业部科教司及省农业农村厅备案,针对富锦市亟待提升的畜牧、经济作物、果蔬、水产、中草药等产业发展的3年实施方案也已全面启动。同时,联合成立“优质专用品种科技创新中心”、“三江平原黑土保护野外观测站”;持续向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报送工作动态简报11期,被省政府网站、黑龙江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3次。
(二)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升级
省农科院通过与富锦市沟通,针对开发专用型种业“芯片”、高品质畜牧业提档升级、优质果蔬新品种试种等方面破难题、补短板,2022年度首批启动13个共建攻关项目,推动富锦市大豆、水稻、玉米品种培优、畜产品品质提升、绿色果蔬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为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注入科技力量。
1、种业先行,为大豆扩种、水稻及玉米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在上街基镇德安村,进行大豆品种示范。我院45个适宜富锦积温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落户富锦。同时,利用绥农94、绥农44、绥农82开展高产攻关示范,落实面积915亩,栽培方式上采用130cm大垄四行密植和65cm垄作对比试验,探索适宜富锦大豆生产集成栽培模式,为富锦市优选出适宜栽培品种,并优化配套技术提供生产数据。
二是在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开展64个水稻新品种展示。在园区旅游功能的基础上,勾画科技示范带,将科技注入稻米文化旅游中,提升文旅科技含量,吸引资源打造科普基地,直接技术服务面积6000余亩。同时,由省内栽培面积最大单一品种(绥粳18)育成团队牵头,将我院1308份水稻育种材料在富锦进行试种筛选,尽早复刻优质种业芯片。
三是在上街基德安村、推广中心科研所等地建立示范区,对47个品种开展品种展示工作,将品种按照生育期、营养品质指标、品种类型等原则划分为4类,并分别在4个示范区进行展示,按照不同领域加工企业要求为农户推荐品种,示范面积5280亩。
2、特色经济助力产业发展
一是在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区、上街基镇围绕水稻育秧棚二次利用、小菜园种植、浆果采摘、万寿菊种植、粪污处理、油坊豆饼深加工、纳米棚建设等方面进行技术示范,提供种苗10栋,汇集我院龙甜系列、龙椒系列、龙油豆系列、龙杂茄系列品种50个,2万余株种苗已进入移栽生产;指导西瓜生产并达成回购意向100亩。
二是自2021年冬,持续为富锦市知名农业生态企业大锦农提供优质蔬菜品种20余个,其中黄瓜品种17号、旱黄瓜2096于3月份上市,获得企业认可,有意向将买断品种生产权;我院提供的龙盛8号西瓜于5月中旬上市,果实中心糖度超13度,是现在大锦农主打的西瓜产品。
3、科技赋能,畜牧业转型迎来新方向
一是稳固基础、突破产能供给。依托长安、宏盛、东凤阳等村现有肉牛养殖基础,开展比利时蓝牛冻精改良及托管经营示范,提高饲养核心竞争力。目前已落实示范户30户,通过技术宣讲每户自发提供1头基础母牛用于品种改良,改良后的F1代在相同出栏体重情况下,饲养周期缩短2个月以上,胴体率、出肉率将提升5%以上,改良后的牛肉兼具肌肉纤维较细口感嫩滑的特点,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
二是转变传统理念,重塑产业发展。转变传统放牧养羊模式。利用宏盛、锦山洪州湖羊养殖基础,技术服务打造湖羊养殖标准化场,通过应用同期发情、高频高效繁殖、标准化饲养等技术,建立全舍饲育肥羊养殖模式。同时,向奶牛要牛肉,在头林镇头兴牧业示范荷斯坦公犊育肥项目。不同技术路线下奶公犊育肥后可分别产出大理石花纹牛肉及小牛肉产品,满足消费者对肌间脂肪的追求及对儿童专用牛扒产品的需求,形成新的产业链条,预计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可达3000元以上/头。
三是融合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在二龙山镇万羽生态鹅业建立狮头鹅、浙东白鹅核心群,利用浙东白鹅与本地籽鹅、大三花杂交,提高单体重量改善肉质;通过狮头鹅北方驯养,建立北方高端鹅核心群体,由省农科院畜牧所牵头与对青烤鹅初步达成产品代加工合作意向。借助消费者对鹅产品消费能力的提升,推动产业向加工端发展。同时,畜牧发展攻关团队通过标准化技术、中草药饲喂、菌剂保健等方式,合理配伍饲料营养把控及添加剂使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免疫力及成活率,预计提高商品鹅成活率3%左右,直接指导3万只。
四是品牌开发,引导消费文化。加强东北特色的本土化品种选育及种群建立,针对东北民猪开展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在宏盛镇宏兴种猪场建立东北民猪核心群。民猪肉具有肌间脂肪丰富大理石花纹明显、湿润持续多汁感、香味浓、富含血红素、不饱和脂肪酸等特点,可逐渐形成龙江种猪品牌。通过科普推广、新媒体宣传、产品溯源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优质畜产品知晓率,引导建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
五是循环养殖,助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利用国家种养循环重点实验室的优势条件,在明朗种猪场、上街基粪污处理站等示范点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每年辐射带动村屯10个以上,为畜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调动优势资源,激发县域经济
一是招鸾引凤。利用省农科院独特的科技优势及行业站位,开展科技招商。将优质企业资源向富锦汇集,将省农科院技术服务向扎根富锦的企业倾斜。先后协助富锦市与中国林业集团、省农投、龙江元盛、博能环保科技、对青烤鹅等企业开展意向交流。
二是项目倾斜。由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牵头引入富锦市承担的首个国际项目: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的全球环境基金 7 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生态系统创新性转型项目”,2021年末已完成现场论证,6月初启动实施。同时,将我院承担的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寒地粳稻食味品质调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落户富锦,利用龙粳1755产能及食味双优的特质开展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该品种为圆粒优质米,亩产1200斤左右,食味评分85分以上,极符合现在富锦市场对圆粒优质的需求。
三是繁种增效。针对富锦市建设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的需求,协助合作社与红卫农场进行良种繁育对接,落实繁育基地900亩,繁育品种为龙粳1718、龙粳1823品种。协助龙科种业利用绥农82、94、42开展品种繁殖面积5000亩;绥农94、绥农44高产创建600亩,上述繁种工作都由种业加价0.1元/斤进行回收。
省农科院以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为支点,本年度将持续引导科技、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向富锦市集聚,调动市场主体,激发县域经济活力,通过共建平台、联合攻关、协同推广等方式,实现成果和服务精准供给,推动县域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増效。针对富锦市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解决一批生产技术难题,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品种展示基地,建立一批智慧农业试验区,技术扶持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培养一批科技创业人才,探索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到“十四五”期末,将富锦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达到99.7%、全市农民接受高素质培训和中高等学历教育规模明显增加,农村科技人才比例明显提高。全面全方位助力富锦市成为我省人才专业化、产业科技化、绿色生态化的标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