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水儿童献出生命的壮举感人肺腑;救治断臂男孩的爱心接力震撼人心;村民自发送别“访惠聚”驻村干部场面动人;团结大院邻里间互帮互助美好而温情……这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是天山儿女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和最好诠释,而书写民族团结壮美画卷,依靠的正是法治的坚实支撑,以法治为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牵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通过依法治疆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法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新形势下,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就必须高举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推进依法治疆,全面促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
抓住主线,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2016年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实施,夯实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基础。以法治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为各族群众构建起精神纽带,也为促进民族团结保驾护航。只有让民族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族问题、规范引领民族关系,才能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抓住主线,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新疆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享有和履行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的权利。正因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能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深化和升华,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
抓住主线,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只有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各族群众自觉按法律办事,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必须引导各族群众争做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自觉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践行者,才能确保“铸”之效果,达到“牢”之目标,从而汇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依法治疆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石,是开拓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的根本支撑。只有切实推进民族工作法治化,努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法治建设成为稳疆兴疆的坚强保障,让法治之光照亮民族团结进步之路。
下一篇:“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