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我们成功了!”4月9日,在霍山县单龙寺镇白沙岭村,随着竹笋食用加工成套设备样机顺利运转,新鲜竹笋通过蒸煮、洗刷、冷却、切片、烘干一系列步骤,在流水线上最终变成一块块笋干。此情此景,霍山县叶王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章激动地欢呼起来。
“我们村有5000多亩竹林,年产竹笋可达1000吨。往年没有加工能力,只能在时令季节出售鲜笋,受季节影响较大。”白沙岭村党支部书记李道田告诉记者,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当地春笋销售,好在订购的这套竹笋加工设备及时安装到位,缓解了燃眉之急。随着设备到位,当地组织村民上山挖笋。“因为疫情,本来我以为今年笋子没得卖了。没想到村里采购了先进设备,目前按每斤1元收购笋子,我们家一天可以挖800斤呢。”村民甘前江开心地说。
“这套设备可实现笋干加工全程自动化,只要4人就可以操作,每小时可以加工毛笋5000斤,也填补了我省竹笋加工行业自动机械化的空白。”叶章自豪地介绍起自家研制的这台机械。
一台小小的竹笋加工设备,正是霍山县近年来大力实施“两强一增”的一个缩影。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拥有丰富的毛竹、茶叶、中药材等资源,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因为山区自然环境限制,一些农业产业科技化、机械化程度不足,限制了农特产品产业发展。
近年来,霍山县全面调研霍山石斛、中药材、竹业等优势产业分环节的农机需求,梳理编制出农机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4项,以农机研发、农事服务为突破口,做到早谋划、早安排,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和数字赋农行动,壮大优势农机制造产业,补齐农机装备短板,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
“针对我县农业发展的特点,我们积极研制、重点研发茶叶清洁化生产,水果分级,板栗剥蒲,笋竹初加工,霍山石斛、中药材、食用菌、有机蔬菜生产等适用于我县山区的农机装备。叶王公司生产的竹笋加工设备就是农业机械化的最新成果。”霍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石爱武说。
在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同时,霍山县还着力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以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和“6969工程”为主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组团组队等多种形式,开展指导服务,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在霍山县与儿街镇凡冲村,东方大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的石菖蒲药园里一片郁郁葱葱。“霍山县盛产药材,但不是每一种药材都能卖出好价钱。”公司负责人梁志苍告诉记者。从事药材种植多年,他曾经种植过10多种药材,但大多数都是跟风种植,还盲目引进过一些不适宜霍山水土的品种,一度造成亏损。
“多亏科技特派员指导,4年前我改换品种,率先在全县实验人工培育种植石菖蒲。”梁志苍告诉记者。石菖蒲原本是野生药材,人工培育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困难,所幸有省、市、县各级科技人员一同协助研究,几年来他的石菖蒲越长越旺,不仅种植技术愈发成熟,还培育出新品种——皖蒲2号。“今年9月,石菖蒲就会迎来第一次丰收,每亩年产值可达6万余元。最近北京同仁堂还联系我,希望订购药材。”梁志苍说。
通过几年钻研,梁志苍也成了霍山县的科技特派员,在他的引导下,霍山县已有30多户药农学习种植石菖蒲,种植面积1200余亩。“只要愿意学习,我可以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并进行产品回收,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发展产业。”梁志苍说。
霍山县现已下派126名技术强、素质高、作风硬、经验足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县16个乡镇、2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这些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个人专长,开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后处理等方面工作。今年以来,该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团为农服务47次,开展培训40多次,培训人员1000多人次。优秀的科技特派员不仅是技术人员,还是产业发展的领路人,霍山县积极鼓励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用实际行动引领相关产业发展,如今全县共有20多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企业。
“目前正在制定政策,采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项目支撑等多种方式,落实科技特派员激励措施和利益共享机制。使科技特派员真正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头雁’,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石爱武说。霍山县将力争到2025年,农业劳动生产率达5.8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92万元/亩,均较2020年翻一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农民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记者 袁野 通讯员 张金柱)
上一篇:“两强一增”,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下一篇:撸起袖子鼓足劲,赶超产业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