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天气转凉,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开始下降,水产养殖疾病的发生也逐渐减少;但仍应注意潜在危害,不能掉以轻心,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根据近年同期广西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广西特色淡水鱼创新团队对10月淡水鱼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一、病情预测
10月淡水养殖应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诺卡氏菌病、鳃霉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等的防控。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患病鱼出现鳃盖或鳍条基部出血,解剖可见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肠壁充血、肝脾充血等症状。各草鱼养殖特别是当年鱼种养殖地区需重点防控。
2.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虽然此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但是10月份也会发生,特别是养殖密度大,水质恶化,水中有机质含量高,溶氧量较低容易暴发。重点关注草鱼、鲤鱼、鲟鱼养殖场。
3.诺卡氏菌病:病原主要是鰤诺卡氏菌,流行于4~11月,6~9月为高发期,最适水温25℃~28℃。重点关注区内各县市的鲈鱼、乌鳢养殖场。
4.鳃霉病:病原体是由鳃霉菌侵入鳃部而引起的。本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含量很高的发臭池塘,主要流行于5~10月,尤以5~7月为甚。重点关注草、鳙、鲫、黄颡鱼等养殖品种。
5.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流行于春、秋季,15~25℃易发病,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早期预防和检测是防控的关键。
6.指环虫病:指环虫中多数种类的繁殖适温为20~25℃,流行于春末夏初和秋季。小鞘指环虫是低温种类,寄生在鲢上,水温为9~15℃。重点关注鲤、草、鲢、鳙、鲤、鲫、鲈等养殖品种。
二、防治措施建议
(一)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水生动物机体免疫力。保证饲料新鲜,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类进食等情况合理增减投喂量。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C等,增强鱼体抵抗力。
2.做好科学用药。养殖后期,鱼病用药一定要考虑药物对水环境影响以及药物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尽量选择那些对环境污染小、鱼体内残留时间短的药物,如中草药等。
3.及时报告疫情。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4.做好越冬准备。对于载鱼量大的池塘,可以捕大留小,减小鱼塘负荷,规范操作,做好越冬准备工作。在起捕上市和并塘越冬过程中,要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在鱼类放入越冬池前,要做好池塘消毒和鱼体的消毒,提高水位,确保安全越冬。
(二)治疗方法
1.草鱼出血病:疫苗免疫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养殖设施、运输工具、养殖工具、养殖用水等进行定期消毒,饲料中可添加维生素等增加鱼体免疫力;对已经感染病毒的鱼种,应立即进行隔离,并按照相关程序报告疫情。
2.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当鱼体表受损时,病原菌容易入侵,引起发病,所以要防止鱼体受伤。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剂溶液全池泼洒来预防,治疗时可用复方磺胺~2,6~二甲嘧啶粉添加到饲料中,连喂5~7天;也可内服恩诺沙星治疗,同时内服大蒜(或大蒜素)及三黄散等,提高鱼体免疫力。
3.诺卡氏菌病:勿过量投喂,避免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或残饵堆积,可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发病鱼进行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后选择敏感抗菌素治疗。
4.鳃霉病: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450mg/L的生石灰彻底消毒;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保持良好水质,用含碘消毒剂或生石灰对水体消毒;施有机肥料必须先发酵。
5.小瓜虫病:防止野生鱼类进入养殖水体,发生过小瓜虫病的鱼池要清除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洗刷,用生石灰消毒,并且在烈日下曝晒1周。发病时用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泡,或用浓度为0.7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溶液全池泼洒,也可用干辣椒和生姜煮水全池泼洒或用青蒿末拌饲投喂。
6.指环虫病:鱼塘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鱼种放养前,用5mg/L精制敌百虫粉水溶液药浴15~30min;治疗时用精制敌百虫粉水溶液全池遍洒,使池水达0.3~0.7mg/L的浓度(如果是淡水白鲳、鳜鱼、虾蟹要禁用敌百虫;鲈鱼、鲇鱼、乌鳢、斑点叉尾鮰、虹鳟鱼等要慎用敌百虫);或用阿苯达唑粉拌饵投喂;青鱼、草鱼、鲢、鳙和鳜患此病时可用甲苯咪唑溶液全池泼酒。
下一篇:秋季养羊注意这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