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绿油油的芋头叶子摇曳生姿,集美区灌口镇田头村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最近,阡陌纵横的田野里,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其中就有帮农户收割稻谷的党员志愿者们。他们正用实际行动为民办实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这日上午,记者来到田头村村部时,党员们正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并开展圆桌对话。村党委副书记苏娜阳结合本村实际,为大家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
“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大伙儿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家用亲身经历畅谈着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在党的领导下,田头村大力实施“白改黑”和“平改坡”工程,房屋错落有致、沥青路干净整洁,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在村党委的品牌化运作下,仙景芋头收成更好、销路更广,村民们尝到了乡村振兴的甜头。
田头是厦门现存为数不多的纯农业村庄之一。近年来,该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做法,构建了乡村治理新格局。
如今,有着“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文明村”“厦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金字招牌”的田头村,正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推动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
他们还把党课搬到了田间地头。村两委成员挽起裤脚、撸起袖子,割谷、打谷,帮老农搬打谷机,干得热火朝天。
这样的“田间地头党建流动岗”,在田头村经常可以见到。每到农忙时节,在村两委号召下,党员志愿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帮农户抢收芋头和稻谷,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盘活农耕资源,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除了风吹掀起千层浪的稻谷,田野里还有逐步进入采收季的仙景芋。如今的田头村“丰”景如画,村民们喜笑颜开。
田头村种植仙景芋已有上百年历史。近年来,借助农村土地确权的历史机遇,田头村党委牵头成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盘活村庄闲置土地,引导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成为“股民”;同时建立仙景槟榔芋种植场,进行统一种植和管理,并注册仙景芋商标进行品牌化推广,进一步打开销路。
“我们与厦门医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芋头种苗脱毒的试验,争取培育出更优质的种苗。”田头村仙景槟榔芋种植场的负责人杨亚富说,目前全村种植芋头约250亩,今年的芋头亩产量预计可达到2千斤,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提升。
着眼人才振兴,田头村成立“集美仙景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邀请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为芋头“把脉问诊”,编制《仙景芋栽培技术汇编手册》,指导农民更科学地种植芋头。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农民合作社,整合全村农耕资源,开展品牌化的研学活动,打造特色化的党建学习基地,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田头村妇女主任林燕秋说,目前村里已陆续承接了一些企业党建活动、学校研学活动,越来越多党员、青少年在这里挖芋头、割稻谷,学习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同时帮农民解决田间劳作问题、增加收入。
田头村党委副书记苏娜阳: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发展文旅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相融合,更加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将田头村建设得越来越好。
三、为民办好实事,日子过得更好更甜美
院子里铺满黄澄澄的稻谷,村部变成了晒谷场,村两委成员的车子不能进,为村民的稻谷“让路”——采访当天,记者将在田头村看到的这一幕拍照发到朋友圈,收到了不少点赞:“丰收的喜悦”“为民办实事”“接地气”……
这是田头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民办实事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田头村不仅努力做好“小芋头”的“大文章”,还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和浓郁的农耕文化底蕴,推出互动体验式农家乐旅游产品,打造出双龙潭、民俗文化园、安泰宫等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全村年均游客接待量超10万人次。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日子过得更好。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