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开幕嘉宾将种子播入后,又用春雨壶往土里倒入活水,“春耕黄厝·艺起新生”的字牌缓缓升起——翔安首届厝里艺术生活节正式启动。活动启动现场就位于红砖古厝“黄厝学校”的斑驳招牌旁边,新生力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正在孕育、萌发出全新的发展力量。
本次活动由翔安区委宣传部指导,内厝镇党委、镇政府、翔安区文旅局、翔安区乡村振兴局联合主办。在周末这两天,围绕“文化再造乡村、艺术赋能乡业”的特色,主办方精心策划的多场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在这座千年古村落里感受到了古韵新唱。
这次活动以产业带动、让艺术生根、吹野趣乡风,用精心组织的不同环节和活动,通过黄厝这扇窗口向游客市民讲述翔安区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更播下乡村振兴的“新希望”,为翔安区高质量发展再添全新动能。
产业引擎 引资源入古村 打造发展“强引擎”
活动现场,黄厝村先后与厦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签订旅游共建战略协议,与翔安区职业技术学校签订艺术共创协议,与厦门农行翔安支行签订助力乡村振兴银村共建协议,与德然天幕营地签订引资共建协议,还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签订福州大学大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参与签约的七家单位分别来自政、学、银、企多个领域,它们将分别为黄厝提供政策扶持、人才培养、金融服务、产业投资等多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完善黄厝的艺术共创产业链。
现场的另一个好消息是:厦门千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将“东烧尾窑”商标捐赠给黄厝村,以后在黄厝生产的陶艺工艺品都可以刻上“东烧尾窑”商标。据了解,在翔安区已发掘的古窑址中,黄厝村辖区内窑址就占了62.5%,东烧尾窑遗址更将厦门制瓷史上溯到唐代。“希望更充分地发挥这个品牌的价值,让更多艺术家和黄厝更多本地年轻人参与进来。”公司艺术总监这样说。
艺术生根 艺术扎根古村落 焕发更强生命力
同日,坐落在黄厝村内的“鸿渐艺术馆”正式揭牌,全国知名雕塑家、画家、教育家、驻村艺术家马心伯先生带来艺术馆第一场作品展——“时光的河”马心伯艺术展。
“很多县城连一个美术馆都没有,这里小小乡村就能建艺术馆,让我的作品能够与广大观众见面,非常荣幸。”马心伯在致辞中难掩激动。自2020年年底,马心伯就来到黄厝村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我每年都有大概1个月的时间在黄厝创作,这里景美人善,给了我许多创作灵感。”本次展览展出雕塑、绘画作品共50余件。
现场许多艺术家感慨,“鸿渐艺术馆”的揭牌,让艺术深深扎根在古村落的土壤里,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事实上,艺术不只扎根乡村,还深深扎根在了翔安的孩子们心里。
此外,不远处的“寻觅厝里——鸿渐乡村艺术市集”上,43个市集摊位三三两两分布在街巷中,陶艺、木艺、红砖雕等展现着当代文艺青年的性情与追求。游人漫步其间,体验不同的艺术乐趣。艺术融入充满烟火气息的市集空间,不再遥不可及。
活动中,翔安区小学生2021至2022年“闽南乡土”美术大赛颁奖仪式也隆重举行。大赛共评出最佳指导奖、最佳创艺及一、二、三等奖共150件作品——团扇、刻纸、泥塑……孩子们用充满童趣的手法,刻画出闽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获奖作品还会在黄厝村芳华礼堂内展示一个月。
乡风野趣 市集开在乡间小道 田间感受农耕乐趣
周末的黄厝村,风里的气息让人迷醉:这里有“咖汇”咖啡的香气、寸枣的香甜、海蛎饼的香味;这里还有不绝于耳的游客市民的欢声笑语。
“寻觅厝里——鸿渐乡村艺术市集”就开设在村里民居巷道上,包括在地艺术、在地村味、在地农特、春耕主题、特色民俗体验共43个市集摊位让人目不暇接;而针对亲子家庭准备的“南瓜保龄球、长筷子夹菜、欢乐套田鸭、闽南话大考”四个“咱厝人乡野体验”让孩子们玩了个过瘾。
不远处的农田里,可以摘取“丰收的喜悦”。采摘棚里的有机青枣、圣女果、草莓硕果累累,田间地头捉泥鳅、拔萝卜、种空心菜,在清甜的山风里感受耕作的乐趣。
除此之外,还有以黄厝建筑墙面为载体,厦大油画艺术系学生在这里展开“我在乡村做景观”项目,与游客艺术共创;到了周六晚上,草垛音乐节开启一场悦耳的节目狂欢;还可以到德然露营基地,支天幕搭帐篷,打卡时下最网红的围炉煮茶,或者来一场山地越野车体验,用速度感受艺术黄厝的另一面。
艺匠小镇 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
黄厝村下辖6个自然村、人口约4500人,农田果地近万亩。
村庄近年来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闲宅、闲地、闲人”三闲资源,持续探索“艺术+农业”双链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打造“艺匠小镇”,用文化再造乡村、用艺术赋能乡业的乡村振兴新路,先后获得“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附件下载:
上一篇:厦门市现代农业协会换届
下一篇:乡村市集上演文化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