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土”就是依托乡土资源禀赋,“特”就是彰显乡村产业特色,“产”就是推动产业链融合。
兴安盟在推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科学立足“土特产”特色资源优势,结合发展并做优做强特色种植同时积极拓展农牧业的多种功能,深挖“土特产”价值潜力,着力做好提高特色农畜产品产能、加工转化和品牌培育打造文章,促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乡村产业新活力,持续促进农牧业绿色协同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依托乡土资源、找准自身定位,是“土特产”发展壮大的关键和根基。兴安盟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猪、梅花鹿、鲜食玉米、民族奶制品等优势特色产业,积聚整合资源力量,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开发具有兴安特色的“土特产”。着力调优品种、调高效益,实现农民收入有来源、乡村振兴有产业,把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农牧业发展格局,万佳酱菜、玉迷公主、六户干豆腐等“土特产”纷纷成长为名副其实的特色品牌。
量质齐升促发展,集约绿色注活力。注重量的积累的同时思考质的提升。兴安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建立中药材、杂粮杂豆、冷水鱼、林下猪等多个养殖基地、示范园区。聚焦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力稳定供应链、延长产业链、保障要素链、拓宽销售链,做到强基固本添活力。依托“土特产”打造了一批具有产业基础、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的特色旅游景点,以点带面、串珠成链,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农旅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农工商旅全链融合,形成独特的兴安“土特产”发展道路。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落地有声”。兴安盟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把“土特产”做优做好,逐步形成从原材料生产供应、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和品牌打造等于一体的现代农牧业产业链条,为农牧民带来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包装、就业务工等多种植收入,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要素流动和参与分配等方式,充分享受产业链增值的收益,带动农牧民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
聚势赋能,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坚持以品牌引领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扎实开展“土特产”品牌培育工程,着力打造“源在兴安”区域公用品牌,擦亮“兴安产、安心选”金字招牌。培育了特门郭勒草地羊、阿尔山野山珍、兴安苍术等一大批名特优新农畜产品品牌,迈出了“养在深闺人未识”到走向全区、走向全国的坚实步伐,为兴安盟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打好“土特产”特色牌,良田沃野间,一个个特色产业多点开花,蓬勃生长。兴安盟已构建起了覆盖玉米、水稻、肉牛等优势产业和蔬菜、杂粮杂豆、林果、水产等特色产业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兴安盟将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依托“1666”工程建设,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完善产业链,构建乡村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以品牌赋能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信息来源:兴安盟农牧局